搜文章 搜产品 搜公司 确定搜索
Subscribe to notifications
Lidar x BIM 数字绿土开启三维数字建模新征程
应用案例  来源:数字绿土  作者:数字绿土  2020-04-17
1.什么是BIM?


BIM(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率先提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它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各种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

图1 BIM建模案例(图片来源于网络)

BIM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特点,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则具有数据真实性、准确性特点。通过三维激光和相机扫描施工现场得到真实、准确的数据,建立BIM体系模型,获取建筑物外形尺寸、内部设施布局信息,为工程质量检验、改造方案设计提供信息化、可视化解决方案,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激光雷达原理

激光雷达以激光器作为发射光源,以光电探测传感器为接收元件,依据激光测距的原理进行距离和角度的测量和记录,以此确定被测对象的方位信息。光脉冲打在物体上并反射回到接收器的传播时间,光速是已知的,传播时间即可被转换为对距离的测量。

S=1/2×c×Δt                (1)

图2 激光测距原理

激光雷达传感器主要由激光发射系统、接收系统、旋转棱镜、控制系统及供电单元等部分组成。
图3 激光雷达系统构成原理
激光雷达在测绘工程、林业调查、数字城市、紧急应险、文物保护、电力通道巡检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激光雷达对地面建筑物进行多角度的扫描,快速获取各类建筑物的三维点云坐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维模型构建。三维点云数据所具有的高精度、真三维、可量测等特点,以此创建的三维模型具有更加逼真的效果和更精确的尺寸比例。
02 激光雷达三维扫描
激光点云数据采集平台

按照搭载平台分类,激光雷达可分为机载激光雷达、车载激光雷达、背负式激光雷达和地基激光雷达等几种。北京数字绿土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LiAir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系统、LiBackpack背负式激光雷达扫描系统、LiEagle直升机激光雷达系统、LiMobile车载激光雷达系统等多个系统平台,可实现高效、快捷的激光点云数据采集。


对于地面相对低矮建筑物外形及室内场景,可采用背包式激光雷达进行扫描;对于高程大、面积广的被测物,可采用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此外,为更好获取对象三维立体信息,可采用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及融合方案。

图4 空地一体化数据数据融合效果

数据采集流程

图5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采集流程



图6 背负式激光雷达数据采集流程

图7 数据采集效果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物体表面的点云数据,点云数据中包含了采集对象表面的三维坐标信息,同时通过相机可采集对象的纹理、颜色信息,为构建高精度BIM模型提供数据基础。

03 基于激光点云的BIM模型构建

Ø  通过激光雷达扫描系统获取物体表面的点云数据,包括三维坐标信息及纹理、颜色信息。
图8 数据采集
Ø  对点云数据进行配准和切割,实现多站点云数据拼接融合
图9 点云配准

图10 数据裁切
Ø  对点云数据进行矢量化,通过点云切片获取对象表面轮廓信息


图11 获取轮廓数据

Ø  将矢量图导入建模软件中进行BIM建模

图12 三维建模

04 应用效果  

 BIM技术可视性、仿真性、优化性、协同性等特点,基于高精度激光点云数据精确搭建对象外部及内部BIM模型,可为建筑工程改造设计和施工信息管理提供依据。

免责声明: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本网所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为用户传递更多信息,每篇文章均明确注明作者和来源,若本网有部分文字、图片等侵害了您的权益,在此深表歉意,请您立即联系我们指出问题,我们会尽快核实并解决,谢谢您的配合。

微信扫码将网页
分享到微信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Insta360影石ONE X2口袋全景防抖相机

飞拍科技发布最新6K Pro和4K Pro系列无人机 45分钟续航 10公里图传

大疆发布DJI Pocket 2 灵眸口袋云台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