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9 月 3 日 18:09,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安集海镇附近一块棉花地里,一台大疆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脱叶剂作业,而远在深圳南山区大疆农业的农服数据中心里,却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此时此刻,大疆植保无人机 2018 年国内累积作业面积正式突破 1 亿亩次。而随后,结合这次亿亩数据里程碑,大疆农服正式发布了《亿亩同行》无人机植保数据报告。
据统计,中国耕地面积约为 20.25 亿亩,单一品牌作业突破亿亩大关,这意味着大疆植保无人机在全国各地获得了农户与植保队的广泛认可,更标志着中国无人机植保产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亿亩同行》无人机植保数据报告显示,截至 9 月 3 日 18:09,大疆植保无人机 2018 年累计规划地块 4,645,061 块、累计飞行时间达到了 1,333,528 小时。以 5 米每秒的飞行速度计算,大疆植保无人机累计飞行距离可绕地球 598 圈。
1 亿亩地面积约等于 1.8 个海南岛大小。按照人工背负式喷洒作业 1 亩地需 30 分钟计算,1 亿亩地全部采用人工作业,则花费 5,000 万小时。以每天工作 10 小时,1 年工作 273 天计算,完成 1 亿亩地作业,则需要 1.8 万人忙碌一整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飞防作业普及率最高的省份自治区分别是黑龙江、新疆、江苏三个地区。其中,黑龙江地区作业面积排名第一,达到了 2,702 万亩次,全国占比 27%;新疆地区作业 698 万亩次,排名第二,占比 6.9%;江苏地区作业 667 万亩次,排名第三,占比 6.6%。
黑龙江省植保植检站站长宋显东表示,黑龙江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最大的粳稻生产基地。农业要推进“机械换人”,需要更多新技术的加入。近两年来,黑龙江本地的植保无人机市场发展迅速,让越来越多农户感受到了科技给水稻种植业所带来的革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王林表示,新疆是全国的棉花、辣椒种植大省。植保无人机的飞防喷洒作业,拓展了新领域,建立了新平台,受到广大种植户的关注和青睐。
进入 9 月后,东北水稻种植区的飞防作业已接近尾声,新疆的辣椒与棉花脱叶剂作业则进入了高峰期。此外,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的水稻种植区仍处于作业季。可以预计,大疆植保无人机 2018 全年作业面积,还将持续保持增长。
自 2009 年起,大疆就开始了对植保飞防的研究,并聚集了中国最早研究植保飞防的人才,是国内植保飞防研究的先行者。2015 年 12 月,大疆首款植保无人机 MG-1 正式发布。经历 2 年时间的升级优化,如今最新款的 MG-1P,成功实现了 1 小时 90 亩地的作业效率,比最早的 MG-1 提升超过 50%。
此外,MG-1P 还具备夜间作业,仿地飞行,一控多机等实用功能,能有效扩展作业时间段。在产品发布后,研发人员还不断深入实地测试,提升产品功能与性能,以满足更多作物的喷洒需求,如柑橘、经济林、茶园等。
在解决就业环节,大疆农业还联合慧飞学院,向市场输送超过 10,000 名的认证植保无人机飞手。
高效率作业,多作物适应,让大疆植保无人机成为国内植保无人机市场中的领先者。
MG-1P 支持一控多机,一个遥控器最多可协调 5 架 MG-1P 系列植保机同时进行作业,单人作业效率成倍提升。新一代智能遥控器控制距离提升至 3,000 米,支持同等距离高清图传,保障作业安全。新一代智能遥控器加入了 4G 通讯功能,电池、天线采用可更换式设计,日常作业将变得更为方便。MG-1P 系列植保机通过 123°广角镜头,可将植保机前方景象清晰呈现在遥控器上,为作业时远程绕障飞行提供实景参考。借助 FPV 摄像头,植保机可实现飞行打点,飞手通过 FPV 回传的实景图像,轻松设定 A/B 点或航点,省去了以往所需的人工步行或 A/B 点作业旗手,作业规划更为省时高效。MG-1P 系列植保机拥有八轴动力冗余设计,配合自适应动力保护算法与鲁棒控制算法,即使其中一个机轴在飞行中出现故障,也能保持安全飞行。电机驱动系统支持双备份通讯机制,信号链路异常时自动切换至后备链路,保障飞行安全。第二代高精度雷达将上一代三个定向雷达与一个避障雷达融合一体,灵敏度提升一倍,支持全向检测[2] ,大幅提升障碍物感知与仿地飞行能力。 MG-1P 可感知前方 15 米处半径 0.5 厘米的横拉电线,日常作业时可有效降低电线、树杆等农田常见障碍物带来的安全风险。主动感知避障功能可全天候工作, 不受光线及尘土影响。多点全向检测技术可感知地形坡度与平整度,及时调整飞行高度,满足仿地作业需求。性能提升的同时,雷达防护性能亦提升至 IP67, 充分适应田间复杂环境。MG-1P RTK 版采用大疆 D-RTK 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定位精度达厘米级,航线轨迹精确可重复调用;双天线测向技术具有强大的抗磁干扰能力,保障 MG-1P RTK 在高压线附近等复杂环境中稳定飞行。MG-1P RTK 版需配合新一代基站、手持测绘仪[3]使用。手持测绘仪通过接收 RTK 差分数据即可实现农田精准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传输至遥控器 App,实现精准规划。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DJI-Innovations,简称DJI),成立于2006年,是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通过持续的创新,大疆致力于为无人机工业、行业用户以及专业航拍应用提供性能最强、体验最佳的革命性智能飞控产品和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本网所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为用户传递更多信息,每篇文章均明确注明作者和来源,若本网有部分文字、图片等侵害了您的权益,在此深表歉意,请您立即联系我们指出问题,我们会尽快核实并解决,谢谢您的配合。
大疆继续推出创新的无人机,最新发布的Flip是一款轻量级且对人群安全的机型,其螺旋桨采用全新的向下折叠设计,以适应大型包裹式螺旋桨。这款新机型凭借大尺寸传感器、4K 100p视频、安全功能、三轴云台和亲民的价格,应该能同时吸引初学者和经验丰富的用户。
大疆专注于为那些原本考虑DJI Neo的初学者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从参数上看,这款三轴云台稳定的相机单元与DJI Mini 4 Pro(目前大疆顶级的250克以下无人机)中的相机非常相似。
DJI Flip的发布标志着大疆在Vlog航拍领域的又一次创新突破。其轻巧便携的设计、智能化的操控方式以及卓越的影像性能,不仅满足了用户对便携性和易用性的需求,还为日常拍摄和创意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无论是旅行记录、户外探险,还是人像拍摄,DJI Flip都能成为用户的得力助手,让每一帧画面都充满精彩。
大疆创新今日正式发布Matrice 4系列行业无人机,包含Matrice 4T和Matrice 4E两款机型。作为新一代小型智能多光旗舰,Matrice 4系列以其轻巧便携、智能高效的特点,为行业用户带来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的作业体验,开启智能化空中作业新篇章。大疆创新今日正式发布Matrice 4系列行业无人机,包含Matrice 4T和Matrice 4E两款机型。作为新一代小型智能多光旗舰,Matrice 4系列以其轻巧便携、智能高效的特点,为行业用户带来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的作业体验,开启智能化空中作业新篇章。
在一项出人意料的进展中,全球最大的私营无人机制造商大疆(DJI)对美国国防部(DoD)提起了诉讼。这一法律行动旨在挑战五角大楼将大疆列为“中国军方企业”的决定,这一标签已对该公司的财务和声誉造成了重大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诉讼的细节、中美关系的更广泛背景,以及对科技行业的潜在影响。
大疆今日宣布推出其最新产品——DJI Mic Mini,一款超轻无线麦克风。这款麦克风仅重10克[1],不仅便于携带,还能提供稳定的高质量音频传输和更长的电池续航。此外,它可以直接与DJI OsmoAudio™系列产品连接,确保音质清晰自然,让用户轻松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
10月26日,根据外网曝光的一段视频,大疆MAVIC MINI2无人机终于揭开面纱。新版的MINI2依旧延续了原有MAVIC MINI 249克的超轻重量,续航从MINI1代的30分钟略微提升至31分钟,图传则从原有的WIFI图传极限4公里升级至MAVIC AIR2同规格的OcuSync 2.0高清图传,距离达到10公里。
DJI大疆创新今天正式发布全新口袋智能小相机DJI Pocket 2,再次以独特的设计理念及超强的研发能力刷新行业新认知,这是大疆迄今为止体积最小、性能最卓越、体验最快乐的消费级手持云台相机。它将智慧与巧思集一身,不断超越自我,大疆追求产品极致的步伐从未停止。
目前,当地已开展防治防控面积累计 34416亩,T20 大疆植保无人飞机参与飞防作业累计 502 架次,预计每架植保机每日可防治 1000 亩。本次云南森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出动了 15 架大疆 T 系列植保无人机和 20 名飞手,在平均 200 米落差的山地进行剿虫作业。“ 30 分种就可以看到效果,黄脊竹蝗开始中毒掉落。”飞手说道
作为民用无人机行业的开创和引领者,大疆创新在美国消费无人机市场中占据超过70%的份额。这个数字背后,也面临着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等变化与挑战,是什么始终驱动着这家公司的发展?
大疆/2025-01-15
大疆/2025-01-15
大疆/2025-01-14
大疆创新/2025-01-10
大疆创新/2024-12-30
大疆创新/2024-11-26
DJI MINI2/2020-10-27
大疆创新/2020-10-20
大疆农业/2020-07-10
大疆创新/2020-03-27